謝姓遷徙
夏商時期謝國比較弱小,居於姜水流域(今陝西境內)。
西周末期,申伯被改封為謝,以加強西周對南方的統治。任姓滅謝國後,國人有一部分留在當地,大部分外逃,但都以國為姓,即謝氏。
西周末至春秋時期,謝氏除了大部分分布在今河南外,還有一支遷往山東,一支遷至湖北,還有一支遷至湖南,遷至四川,後又分為三支:一支於三國時遷至蜀郡,至晉代有部分遷至陝西;一支遷至雲南永昌,後發展為當地大姓;還有一支遷至四川彭水一帶及貴州北部。隋唐時被稱為東謝蠻、西謝蠻、南謝蠻,後大多融入布依族、水族和苗族。漢代謝氏的聚居地有增加了會稽郡、江西九江、章陵等處。其中會稽郡的謝氏人丁興旺,已相當有名望。
晉代,成郡謝氏發展成為名門大族,其中最著名的是陽夏謝氏,以及由此遷出的康樂謝氏。西晉末年,黃河流域戰亂頻繁,中原人大量遷往江南,陽夏人謝衡因避戰亂遷望會稽始寧東山,在此繁衍,成為謝氏最重要的一支。謝衡極其後代在東晉至南朝時期多數都很著名。
唐朝時,河南固始謝氏入福建泉州,同時入閩的還有一支居於福建寧化縣,後有一支自寧化遷至江西,至洪武四年(1371年)移居梅縣(廣東):還有一支自寧化遷至廣東大埔,後移居梅縣。
至清代,謝氏不僅遍布中原及南方各省,而且還發展到北部及東北的一些省區。
在台灣謝姓是一個重要的姓氏。一是落藉較早,明末就有謝氏入居台灣;二是族大人眾,列第十三。台灣謝姓與大陸是同一宗祖。他們遍及全省,以台南、彰化、苗栗、台北等地。明代末年最先入台謝姓從廣東、福建渡海東行登上台島,居往於台南;到清康熙六十年(公元1721年)朱一貴在台率眾起義,廣東的義民謝姓入居下淡水港。乾隆以後從福建、廣西而來的謝姓人紛紛移居全台南北。
謝氏移居海外,始於明代,多數是自閩粵地區先遷至台灣,進而遠播東南亞及世界各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