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座科學嗎,星座能信嗎
星座科學嗎,星座能信嗎
一個朋友打電話來:“今天下午去算了命,希望能改改運。”
向來對命理不感興趣的我,不解地問他:“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呢?”他說自己財運特別差,別人因股市發財的時候,他沒啥起色,然而幾次的股市大跌,他卻一次也沒逃掉。於是想想,覺得自己的運勢不好,迷惘中就決定去問神卜卦。說到這,他嘆了一口氣:“更不幸的是,有人說我的星座也是屬於不易發財的那種!唉!命真是遭透了!”
嗯,在你我的周遭,應不乏這樣相信星座命理的身影,我甚至還聽過,有些企業主管在做重要的人事決定時,會以面相或是星座,來考慮到底該不該聘用或晉升員工。
對命理深信不疑,不禁讓人心生疑問:命理和星座,到底有沒有道理?
美國知名的心理學家漢斯·艾森克(Hans Eysenck)以研究人格特質而聞名學術界,而他後來有關星座的研究,卻得到社會大眾更多的關注。艾森克博士曾經和英國的一個占星家傑夫·梅約(Jeff Mayo)合作,讓兩千多位受試者報上生日(也因此就得出其星座),並填寫艾森克的人格量表(測出其人格特質)。研究結果發現,星座對人格的描述,和每個星座的受試者之真實狀況還頗為相近。也就是說,若某些星座被認為比較外向,屬於這個星座的人果真在外向方面得分較高。
結果一出來,輿論一片譁然,星座相信者甚至公開宣稱,這是占心術的重大科學證據。
不過且慢,艾森克發現,之所以有這樣的結果,是因為這些受試者本來就很相信星座,所以結果相似度高,很可能是因為心理因素所造成的。也就是說,是他們對星座的深信不疑,而非他們出生時的星象決定了這個相似性。
於是心理專家又做了另一個試驗,找一千名沒有聽過星座的兒童,以及對星座不了解也不支持的成年人,再做了一次個性和星座的相關性研究。
後來發現,結果截然不同。
在他們身上,星座和個性的預測度就非常低。艾森克因此做出結論:星座之所以讓人覺得準確,是因為這些相信星座的人,很樂意接收星座對於性格的描述。例如“你這個星座的人,是很外向的,很樂意跟人交往的……”被貼了這樣的標籤之後,當事人就產生了強烈的心理暗示,接下來與人互動的時候就會出現特別外向,表現出樂於與人接觸的狀態。回過頭來再看星座對個性的敘述,當然覺得其準無比:俺分明就是個超級外向的人,呵呵!
而另一個有趣的研究則發現,星座和命理之所以讓人覺得十分神準,往往也是因為其敘述的方式非常模稜兩可。例如“你很有能力,但有時候你覺得自己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…,在必要的時候,你會擇善固執……你樂於與人親近,但有時也想保持一定的距離…..”在看完之後,你是否也覺得,這分明就是在描述自己呢?哈!
這篇研究發現,當一個人相信星座及命理之邏輯時,這些敘述只要有一點點與自己的狀態類似,他就會認為非常神準:我當然是一個擇善固執的人(話又說回來,誰又不是呢?呵呵!)對心理有強烈的需求並又深信不疑的人來說,一些模稜兩可的敘述,就會像是救命稻草,會急著想抓住並往自己身上套。因而對命理師產生被理解的感受,甚至做出“一切命中注定”的結論,這么一來,自己就不必為一切不幸負責了。
命理讓許多人覺得有道理,還因為“諂媚效應”之故。大多數的時候,人們都樂於相信讓自己看起來更正面的事。因此會認同算命師那些“你自己還有實力沒有發揮……”或是“你很積極上進…..”之類的話。只要算命師在敘述中有一些正面的字詞出現,比如說“樂觀、開朗、隨和…..”等等,我們就會驚嘆不已“太準了!這分明就是我!”因為這與我們對自己的期許相吻合。 (星座知識 /astro/zhishi/)
所以嘍,如果覺得自己的“財運”不佳,投資績效不理想,與其把時間精力花在研究命理上,還不如多花些時間鑽研專業的投資刊物(例如《理財周刊》,呵呵!)或是尋找能幹的投資經理人,這才是既科學又有效的解決方案!